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引导学生聚焦乡村发展、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护理学院分团委爱国主义实践团于7月14日至7月20日深入靖西市开展以“三精戍边路,厚植爱国情·实事服务人民,共赴时代远征”为主题的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该团队以“彩虹行”为翼,从卫国戍边出发,厚植爱国情怀、传递人文关怀,助力乡村振兴,用行动诠释青春的意义,以汗水浇灌希望之花。

(图片为团队在中越界碑合影)
铸魂育人爱国“红”,敬畏边疆平安“蓝”
该团队围绕“壮美边疆 青春聚力”核心主题,赴靖西市边境地区开展“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国防教育主题团日活动。团队成员在百色边境管理支队带领下,从靖西“十二道门”到龙邦口岸的中越界碑,亲身跟随支队警官巡防边境、擦拭界碑,从边防人员对地点及背景故事的解析中再次深刻感受历史,根植爱国之情以及边防人员的敬畏。在龙邦镇护龙村,成员们与支队警员共同举行升旗仪式并由“00后宣讲团”梁艺姿同学作国旗下讲话,鼓励青年们挺膺担当,以青春力行时代使命。为促进成员们对卫国戍边的深入了解,支队警员在座谈会上从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意义向成员们进行交流,帮助成员们学习并感受不同岗位对“爱国情怀”的诠释。

(图片为团队成员擦拭中越界碑)

(图片为“00后宣讲团”国旗下讲话)
为强化青年理想信念与坚定意志,该团队赴武警靖西中队进行学习与交流。团队成员从拆卸、组装到穿戴,全方位观摩学习了武警部队的军用器械及装备,并现场观看警犬训练项目,切实感受边防武警工作情况。武警中队指导员何警官为成员们讲授主题党课,从我国爱国先进人物的事迹到对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升政治修养的重要性,勉励青年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此后,该团队跟随武警人员到靖西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图片为团队在武警中队党课学习)
暖心启蒙希望“橙”,助农乡村生态“绿”
心桥永驻,温暖传递,爱国之情应从自身践行,该团队以实事服务人民,从助力乡村振兴与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为社会奉献青春力量。

(图片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绘画)
在靖西市界邦村和三友村,团队成员为孩子们提供了义务学习辅导和科普小游戏,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以游戏科普的形式促进孩子们对基础急救知识的认识和了解,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关怀。随后,成员们开展以团带队“红领巾爱祖国”主题活动,为少先队员们佩戴红领巾,以红色故事为启蒙,传递希望火种,传承红色基因。

(图片为团队成员为少先队员佩服红领巾)
同时,该团队积极响应乡村环境治理的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美化乡村及绿色生态调研的活动。成员们深入田野乡间清洁乡村,并对靖西市龙潭公园、旧州古镇等进行人文生态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充分感受大国边疆的壮美风光。

(图片为团队进行清洁乡村)
实事服务天使“白”,健康科普护生命
知行合一,实事为民,该团队结合专业特色,联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色市护理学会在乡村开展医疗义诊、医疗服务及健康科普活动,帮助界邦村及三友村村民提高基础健康知识水平,强化医学生综合素养。

(图片为团队协助开展医疗义诊活动)
团队成员协助医生进行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并提供医疗拔罐服务。成员们利用村民带队等候的间隙为其普及基础健康知识,从防蛇犬咬伤、预防艾滋病以及关爱女性健康等方面,以倾谈形式帮助村民更好理解健康知识。

(图片为团队成员进行医疗拔罐)
民族团结绽风“彩”,共绘壮绣传非遗
籽籽同心耀中华,民族之花永盛开。该团队步入靖西市旧州古镇,观学壮族生态博物馆,并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壮乡绣球的调研学习。成员们从壮族生态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学习与感受壮族人民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精湛技艺,在古镇非遗绣球展示区前,近距离观学绣球制作工艺,了解绣球制作的民族文化内涵。

(图片为团队成员观学绣球制作工艺)
壮乡绣球不仅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之一,其制作技艺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年一辈对其熟悉与传承进一步强化我国民族自信,了解多元化民族特色,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团队成员希望将所学所感通过队内研学总结,以组建“00后宣讲团”的形式向朋辈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深化“三下乡”实践意义。

(图片为团队观学生态博物馆合影)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护理学院分团委爱国主义实践团以实地观学、红色研学等形式将青年一辈在课堂和理论中所学到的“爱国主义情怀”具象化,推动青年身心成长发展,以实践引发其深入思考与总结,再由青年本身反哺朋辈教育提升中。通过实事服务人民,践行青年从自身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致力于做好在青年心中厚植爱国情怀,用青年行动践行爱国之心。
(文/高铜颖、吕勇杰 图/护理学院分团委 一审/黄祯雄 二审/钟敏锐 三审/黄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