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普及地中海贫血防治知识,推动无偿献血公益事业发展,构建志愿者与地贫患儿家庭间的常态化帮扶机制,2025年6月8日,由百色市红十字会、共青团右江民族医学院委员会联合主办,百色市红十字关爱地贫服务队、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右江民族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地中海贫血志愿服务协会共同承办的“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主题活动,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百东校区温情开展。

本次活动融合知识宣讲、经验分享、文化手作等形式,为高校师生与社会公益搭建起爱与责任的桥梁。
一、多方联动,共襄善举
活动伊始,主持人隆重介绍出席嘉宾:右江民族医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护理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陆青梅教授;百色市红十字关爱地贫服务队副队长梁颖;百色市中心血站科长郑宁;南宁市慈善总会代表黎嫣女士;右江民族医学院团委钟源老师及护理学院梁英老师等悉数出席,共同见证这一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时刻。

(陆青梅教授介绍她与重型地贫儿的故事)
二、知识宣讲+互动问答,科普更“走心”
活动首环节,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PPT为师生科普地中海贫血基础知识、预防方式及献血相关常识。在“地贫防治+献血误区”趣味问答中,参与者热情高涨,现场气氛活跃。针对“献血是否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等常见误区,工作人员逐一澄清、科普权威观点。经过20余道互动题目的“洗礼”,在场师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公益知识的理解更加系统深入。

(观众进行“地贫”知识有奖问答)
三、热血故事感人至深,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首先由陆青梅教授分享她与重型地贫儿的故事:她长期致力于重型地贫患儿研究,她不仅带领学生多次参与无偿献血公益行动,而且她自己也多次为重型地贫儿献血;接下来由其他两位献血英雄分享“我的献血故事”:他们坚持献血二十余载,只为一句“谢谢你的血,救了我”;有的人因为亲身经历受助,毅然加入志愿服务队,将善意继续传递。一个个平凡却闪光的故事,凝聚着奉献与担当,令现场师生动容不已,掌声雷动。

(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享暖心献血经历)
四、壮族麽乜手作体验,“文化+公益”绽放光彩
活动特别设置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麽乜”手工制作体验。麽乜是壮族传统祈福工艺品,寓意健康平安。师生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亲手裁剪布料、填充艾草,将对生命的祝愿融入每一针一线。手工制作不仅让师生深度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也以“文化+公益”的新颖形式,为地贫患儿送去温暖与祝福。

(参会成员体验非遗文化麽乜的手工制作)
五、汇聚青春力量,书写公益篇章
陆青梅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拓展了医学生的人文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更促进了志愿者与患者家庭之间的情感链接。通过知识普及、志愿服务精神传递与民族文化体验的有机融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高校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次活动在温馨感人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广大青年学子纷纷表示,今后将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和公益服务行动,为“传递希望,挽救生命”贡献青春力量。在生命与爱之间,每一滴热血,都是一份责任;每一份关爱,都是一束光芒。
(图、文/韦淑雯 一审/梁英 二审/陆青梅 三审/黄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