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普及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防治知识,提升党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2025年6月28日,护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在靖西市开展“为民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伊始,党支部书记陆青梅教授为大家作地贫居家护理专题讲座。从地贫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规范用药、饮食管理、感染预防等讲起,重点介绍了日常护理的关键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利于地贫患儿家属掌握专业照护技能、精准观察病情变化、规范执行用药方案、科学管理饮食结构及落实感染防控措施。

活动中,陆青梅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献血经历,回忆起自己最后一次献血是在58岁。作为深耕地贫领域40年的医学院教师,她从首次献血起便意识到临床治疗离不开血源,医护人员更应带头做表率。如今,她仍定期走进血站开展地贫及献血知识科普,带动年轻人加入献血队伍。让更多人读懂血液对罕见病群体的特殊意义。陆教授说道:“血液连接着生命的脉络,这是我能想到最有意义的‘终身事业’。”

陆青梅教授与地贫患儿围在一起,共同制作么乜,为活动增添了一抹温暖亮色。陆教授耐心向孩子们讲解么乜的文化寓意与制作步骤。手中的碎布、艾草,在老师与患儿的合作下,渐渐变成造型古朴的么乜。孩子们专注地穿针引线,老师在旁轻声指导、帮忙固定布料。这一场景,让防治地贫的培训,多了份人文关怀,也让地贫患儿在传统民俗体验里,感受到温暖的陪伴。

此次培训会是护理学院教师党支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也是深化党建与专业融合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党支部将联合当地血站开展“无偿献血进校园”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校园,开展地贫防治宣传和献血动员,用实际行动为地贫患者撑起一片“生命蓝天”。
(供稿/护理学院教师党支部 一审/农婵媛 二审/钟敏锐 三审/黄上峰)